你的位置:首页 >> 学校动态
8月31日至9月1日,秋风渐起,夏暑消褪,在新生来校的两天里,校区中簇拥着一张张新面孔,7768名2019级新生陆续从全国各地陆续赶往邵阳,来校报到。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通过相关职能部门与迎新师生的努力协作,便捷的服务与热情的志愿者获得了新同学与家长们的认可,迎新工作得以圆满完成。
据统计,截至9月2日下午,报到总人数为7462人。2019年,学校通过夏季高考共招收全日制本(含专升本)、专科生7810人,其中,湖南省录取5801人;省外通过普通类、南疆单列录取2009人。在新生报到期间,新生们乘坐高铁、汽车、飞机或者全家出动自驾游,齐聚共同的新家——邵阳学院,在这些天南地北新同学中,最西边的新生来自新疆伊宁市,最北、东边的新生来自黑龙江鹤岗市萝北县,最南边的新生来自海南昌江县。外国语学院的英语师范生刘丽颖来自辽宁省凌源市,她的入校初体验是“觉得自己听不懂这里的话,室友觉得我的东北话很好玩,总会学我说话,还让我教他们”。
8月31日上午,校长彭希林与校党委委员、校长助理、党政办主任赵敏丽,校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王玉林,在学工处、党政办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迎新现场、服务窗口和学生宿舍,慰问参与迎新工作的师生,并与新生及陪送的家长们、迎新志愿工作者亲切交谈。
迎新期间,学校在火车南站、火车北站及汽车东站、汽车南站、汽车北站均设立了迎新接待点,迎新人员24小时轮班守候,同步接待、引导新生。26辆空调大巴车在各迎新点与校区之间穿梭接送,每辆大巴上都安排了随车同学跟车服务,详细解答新生各项问题,成为了新生与家长们的第一位“校园导游”。
早在8月30日下午,两校区门前便已驻扎了各学院的迎新志愿者,接待提前来校报到的新生。在报到现场,各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色,设立了展板,展示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学风建设、科技创新等成果。在此之前,新生寝室也被修缮和打扫一新,“每间屋子赫然是一场严肃的阅兵仪式,阅的是我们的工作态度,阅的是我们这一家人真挚的感情。”艺术设计学院的高秀哲同学在该学院组织的清扫活动后自豪地表示。
“接过行囊,我们就是一家人。”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的迎新条幅上写着。也的确如此,当刚踏入校门的“萌新”们还在新奇地打量校园时,学长学姐们就热情地迎接上来,接过行李,带领指引新生依次办理报到、缴费、领取相关物资等手续。“学生自理,家长止步”的提示牌竖立在缴费区前,迎新志愿者们对新生从校门到宿舍的“全程陪同”,有意让新生独立完成安置工作,让以往急于包办整个流程的家长能得以在特意设置的“家长休息区”歇息闲聊。
报到、交费、物品领取、宿舍安置等入学手续的“一站式办结”使新生报到更加快捷,校园金融、网上支付等互联网平台服务消解了以往现金缴纳的拥堵,除了交警与校园保卫人员的交通引导之外,各手续办理地点的合理设置也让新生报到秩序井然。学校还为经济困难学生开设了经济资助和助学贷款的“绿色通道”,承诺不让任何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失学。
为方便新生尽快熟悉校园,邵阳学院官方微信、易班发展中心等校园媒体在暑期推送中详述了报到流程,展示了学校的风采,官方微信的二维码也被印在录取通知书中。不少学院也通过微信群、QQ群和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提前和新生建立联系,进行交流,及时向新生们推送有关报到、军训、入学教育、心理适应等内容。大学生新媒体中心在两校区设置了新生留影墙,在工作人员的指引和帮助下,新生与家长纷纷上前拍下全家福,走进大学的第一张合影为新生们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开学氛围。
为迎接离家求学的“00后”们,暑期,忙碌的职能部门人员对部分宿舍、公共区域进行改造及文化建设布置,以全新的面貌和便利的设施为同学们提供服务。“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好高,觉得我们学校好大,然后紧接着与我姐、我妈视频,告诉她们镜头里的那些高层建筑都是我们学校的。”医学检验学院的大一新生杨玉晗兴奋地与家人分享大学生活第一天的见闻。为加强家校联系,校方对每位新生进行了信息采集,也向家长赠送了院系学工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详细联系方式的“家校联系卡”,家长可以随时与学院领导及班主任、辅导员老师联系,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动向。
为帮助新生尽快融入校园生活、实现角色转换,自9月2日起,新生将接受一系列的入学教育,涵盖军事技能训练教育、学生管理制度教育、校史校情及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四大方面。经过两星期的角色过渡,届时七千名青春洋溢的大学新人将呈现在我们眼前。
(文/余晓冬 欧阳可燕 龙书平 摄/余晓冬 邓屹洋 余睿婕 韩欣 柴丽娟 大学生新媒体中心 易班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