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至29日,邵阳学院“志愿星火,井冈之情”实践团在团中央井冈山教育基地参加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通过沉浸式、互动式教学,深入感悟井冈山精神,在红色沃土上淬炼初心、坚定信仰。
8月28日晚,实践团首站参加“三湾改编”情景教学课。在基地教师肖建兵主讲的《三湾改编:党铸军魂的伟大开端》理论课程中,成员们系统学习“支部建在连上”“士兵委员会民主管理”和“整顿缩编”三大创举,深刻理解其如何奠定“党指挥枪”的制度基石。课程打破传统讲授模式,采用“理论+实践”双轨教学,鼓励学生围坐交流、思想碰撞。随后,邵阳学院实践团成员主动投入模拟“改编”实践环节,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班委,自主确定“星火班”班名,凝练出“守明德、探真知、共生死、勇超越”的班级口号,并设计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班旗。这一过程将抽象的党的领导具象化为可感可知的组织流程,让成员们在角色代入中深刻体悟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民主制度的战斗力。
“以前学‘三湾改编’记的是知识点,今晚我们成了‘历史’的一部分。”成员全文臣感慨道,“真正理解了‘党指挥枪’的深刻内涵,这比任何说教都震撼人心。”
次日,实践团走进革命旧址,开启“红军的一天”深度体验。在八角楼,成员们凝视毛泽东同志伏案写作的书桌,聆听带队老师刘文强讲述《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诞生历程,在历史现场感悟革命先辈于艰难中探索真理的坚定信念。随后,大家重走崎岖陡峭的挑粮小道,在烈日下行军数公里,相互扶持、彼此鼓励,切身感受红军战士的艰辛与团结。途中,成员们结合“三湾改编”所学,深入探讨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在提升战斗力中的关键作用。中午,各小组分工协作,自制红军餐,在拾柴做饭中体会官兵平等、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下午,实践团登上黄洋界哨口,回顾军民一心、以少胜多的保卫战壮举。在黄洋界纪念碑前,成员们仰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题词,齐声朗诵《西江月·井冈山》,铿锵之声回荡山谷,抒发着青年学子的豪情壮志。
两天的实践,邵阳学院学子全程投入、积极思考,从八角楼的思想启迪到挑粮道的意志磨砺,再到黄洋界的信仰升华,完成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大家纷纷表示,将把井冈山精神转化为奋进动力,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全文臣 丁俊文 袁一洁 王佳玲 孙瑞华 向紫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