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药学院在济世楼举办“识本草、制标本、传文脉”中草药标本制作比赛。活动吸引全院200余名学生参与,共收到涵盖药用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的标本作品200余件,展现学生对中医药学的实践探索。
比赛启动后,学生前往校园绿地、近郊山林及药用植物园采集车前草、丹参、金银花等常见中草药。标本制作环节中,学生按规范流程完成压制、干燥、固定和标签标注等步骤,部分作品结合手绘本草图谱与药材功效注解,或采用立体装帧形式呈现植物生长形态,兼顾学术性与艺术性。
评审团由中药学、生药学专业教师组成,从标本真实性、制作工艺、标注规范性、创意呈现及文化内涵五方面综合评分。最终,《药用植物花果形态图鉴》等6件作品获一、二、三等奖,10件作品获“最佳创意奖”“最佳工艺奖”。获奖作品均标注药材拉丁学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专业信息,并附采集手记记录实践心得。
获奖学生表示,通过亲手采集制作,对中草药形态特征与药用价值有了更直观认识,并感受到传统中医药文化魅力。药学院负责人介绍,比赛通过课堂理论与野外实操结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搭建文化传播平台。未来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
获奖标本将在学院实训楼展示一个月,供师生参观学习,进一步营造“爱本草、学中药、传文化”的实践氛围。
(何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