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便年过半百,李月秋依然精力旺盛,用了三十多年的画笔,如今已是分外娴熟。版画、国画、水彩、油墨,各种风格均随手拈来。兴致来时,信笔挥毫,胸中丘壑便跃然纸上。
醉染丹青,扫尽秋光
在两张相隔数年的照片上,李月秋的一撇胡子从鼻下转移到了下巴,更显得精神抖擞,这派形象气质与他的拿手戏更加呼应——画前小饮,借醉作画。李月秋近年来醉心于酒文化题材的国画人物画创作,而且若能与画中人物同醉,更是美事一桩。因而有美酒于前,他豪情张扬,才情显露,乘着六七分醉意,借助画笔,在一番恣意泼染中释放天性。
细观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或畅怀大笑,或醉枕青石,或拊掌高歌,或共把樽酌,人物多具《庄子》笔下“真人”洒脱不羁之风,神态间自然流露出一种天真烂漫,返璞归真。艺术系聂世忠老师评价道:“秋哥的《疯酒乐》与《应邀嫦娥桂花酒》两力作有着傅抱石式的散笔画法。他在运墨用水上手法变化多端,泼墨上特别注意墨色的干湿程度。线条拙实枯辣,造型沉雄凝重,用笔墨的生命灵性厚度表现人物,这就是秋哥积30余载绘画功力所顿悟修炼的境地。”因为李月秋大气豪爽而又温厚亲切,老师同事都以“秋哥”称呼。
“这种醉当然不是烂醉。”李月秋辩明,因为在清醒之时,运笔或许总有些构图上的顾忌,但在半醉之际,这种桎梏就被这种甘美液体带来的精神兴奋所冲破,于是笔墨运转自如,纵情潇洒,画中人之醉实即李月秋之醉,在物我两忘之时,达到人画合一。
醉意催生了变化多端的运墨用水,在解释《纵酒放歌图》的创作过程时,李月秋说,对山水草木,泼墨上特别注意墨色的干湿程度,对近景一般要等墨干七八成才会泼之,让那些洗泼过的大芭蕉产生自然的浓淡层次。对于人物,则要注重具有形体质感的筋体力度,使人观后也能体味似醉非醉的韵味。所谓“雅好山泽嗜杯酒”,在狂放不羁的线条中,遒劲的山泽与醉酒的人物圆融一体,“秋哥”的独家艺术风格正是这种“人生难得几回醉”的艺术之醉。
他欣赏李白“斗酒百篇”,也画过遨游物外的竹林七贤,七贤之一刘伶就正是用《酒德颂》讴歌了嗜酒者,实际上是借将酒传奇化,来让生命本身传奇化。李月秋的“酒文化”系列画作也是同声相和,在他的画作中,观者不难发现他以中国传统道家的文化视角对人生做出的解读,“无为”、“逍遥”、“归真”等意蕴盈然纸上,为观者带来一种豁达的自由。
美术家的美好时代
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教育家协会会员、邵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邵阳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等等诸多头衔中,李月秋忠于画家的本职身份,也喜欢作为平台构建者的担当。
“邵阳美术家协会主席绝不是个有权势的官职,而是责任最大的服务者身份。”李月秋说,“幸运的是,我们迎来了一个较好的时代。”近年来,邵阳市政府大力扶持文艺界,市委宣传部对全部邵阳籍和在邵阳的美术家进行了一次摸底统计并进行表彰,这是一个友善的信号。除了陆续建成的宝庆艺术馆、大希堂等9座民间美术展馆之外,邵阳文化艺术中心、君子文化产业园等几大邵阳市重点文化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
另一方面,邵阳市美术家协会也进行了换届改选,致力于加强邵阳美术家的联系交流,并以此为平台推动市场运作,这意味着邵阳市的美术市场被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2014年12月27日上午,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文联和新一届市美协共同举办的大希堂“大美邵阳”邵阳首届美术节拉开帷幕——这是邵阳历史上首次以美术为主题举办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邵阳也成为全省首个举办美术节的地级市。此次美术节从2万余件作品中选取上千件作品参展,形成全画种、全方位的美术景观,这其中就少不了市美协的推动。
邵阳本就是有悠久历史的艺术沃土,如滩头年画、宝庆竹刻等邵阳版画,在全湖南省不论从画家数量还是作品质量都属于顶尖水准,邹洛夷、李习勤等均为享誉全国的版画名家,而去年湖南省送展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版画类作品中,8件作品中就有3件是邵阳版画。
无为而治,长葆真我
李月秋也是以版画出道,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在湖南版画界尤如一颗闪耀的星星,其版画作品(包括连环画)独出冠时,连连入选数届全国美展或获奖,版画《新刻老鼠娶亲》、《闹洞房》、《顶牛节》、《山煤》等7件作品赴欧美国家及日本、新加坡等地区参加交流展、巡回展,并被国外多家专业画廊和私人收藏家收藏。
步入中年,李月秋开始在国画界大展拳脚,从早期清新雅致的花鸟画,到备受称赞的“酒文化”系列写意水墨人物画,他始终以抒发性灵为要诀,并将水墨画的创作题材转向了现代生活,在创作于2014年的作品《微时代》中,两名瑶族大妈身着传统花瑶服饰,看着其中一人手里的大屏手机,别有生趣。
李月秋认为,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个性,一幅能够引起观者共鸣的画作绝不会是沉闷乏味的。艺术家应该永远保持着独特的性格,这绝非做作,而是长葆本真的自我。基于这种理念,在教学和管理中,李月秋崇尚“无为”,即不压抑、不破坏,任凭师生的天然之性自由生长,“我这个系主任也不是什么官,就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正因如此,他努力营造的“团结共事、共事成事”的融洽氛围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尊重和喜爱,李月秋也由于教学与科研方面的成绩,多次被评为邵阳学院“三育人”优秀教师和先进个人,2006年经全院1万5千多师生海选评定,被邵阳学院党委认定为“邵阳学院首届十佳师德教师”。
2013至2014年是李月秋绘画创作丰收的一年,中央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了画集《李月秋山水人物绘画》,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画集《大家风范:李月秋》,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专著《与绘画会话》,他还先后被《上海高铁》、《南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等杂志进行了多个版面的封面报道。2013年,神州诗书画报、成功美术馆、成功书画家网联袂120余家专业书画媒体机构发起“2012-2013中国最具学术实力与收藏价值国画家年度人物”评选,李月秋位列十人之一。
“我现在画画,有很多是在课堂上直接画的,给学生们做示范。”这位“最具收藏价值国画”的画家的新近作品就陈放在艺术系2楼画室中,也不担心被盗,他笑说:“要来偷画的那也得是个雅贼。”
他盯着墨迹未干的新作,琢磨了一下,时不时勾勒几笔,还招呼学生:“小朋友,去帮我到车上拿两本画册好吗?”喝了口茶,于是又回到画板上埋头画画去了。
另见《美术报》2010年1月30日《才情尽在追求中——李月秋其人其画》
《邵阳学院报》185期 《李月秋:醉抽秃笔泼秋光》
(余晓冬 李逢源 朱迪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