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促进团采访民间艺人陈月娥、戴田生老师
图为促进团成员聆听黄先生歌师傅的经历
图为民间艺人戴田生老师表演炭花舞
图为促进团成员在梯田与陈月娥老师学习呜哇山歌
图为促进团成员与指导教师整理口述史
图为促进团召开暑期“三下乡”总结会议
7月6日至12日,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赴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云上花瑶,寻根铸魂”乡村振兴促进团出发前往服务地,九人进行了为期七日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在三位花瑶呜哇山歌民间艺人带领下共同追寻、挖掘、整理、保护、传播与传承花瑶呜哇山歌。
7月7日,团队采访花瑶呜哇山歌传承人陈世达老先生的女儿陈月娥与其女婿戴田生两位民间艺人。陈月娥老师从小受到其父亲歌唱的熏陶,她励志要将父亲深爱的山歌文化传承下去。下午与夜晚,团队成员对于采访内容进行整理,将采访内容以新闻稿、口述史的形式撰写出来,并投稿至各大互联网平台。
7月8日,团队来到虎形山瑶族乡大坨村采访了当地83岁的老艺人黄一良老师。他13岁开始跟随曾强林师傅学习打锣鼓,有30多年的歌师傅经历,曾经作为锣鼓师傅背着锣鼓在村里开山修路,技艺精湛,是为数不多的精通呜哇山歌五种锣鼓点的歌师傅。夜晚,受陈月娥与戴田生两位民间艺人的邀请,团队成员跟随艺人去到特色民俗活动——乡村印记篝火晚会的现场,感受热情篝火歌舞,体验特色花瑶文化。
7月9日,团队邀请到了炭花舞的传承人戴田生采访。炭花舞表演技艺高超,竹竿舞动炭花腾飞,舞出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火龙。团队成员们通过戴老师了解了炭花舞的起源、发展和传承,以及戴田生老师对于传承炭花舞历史的心路历程。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炭花舞、学习传承炭花舞,并将其发扬光大。夜晚,周晓岩老师带着三名同学到歸與书院与南昌大学Al人工智能项目团队进行交流,分享经验,互通有无,资源共享。
7月10日至11日,团队的拍摄小组在虎形山瑶族乡白水洞村进行采风,成员们诚挚邀请了两位花瑶呜哇山歌民间艺人,陈月娥老师与戴田生老师一同参与微宣讲与三下乡视频素材的拍摄。每晚,团队里的成员在对当天任务进行了简单总结后,便继续自己在团队中所分配到的任务,撰写稿子、修改稿子、投稿,各司其职。还有在根据对民间艺人陈月娥老师、戴田生老师、黄一良老师的采访,向艺人们学习花瑶呜哇山歌与花瑶呜哇山歌五种锣鼓点后,成员将相对应的山歌与锣鼓点谱子整理出来,并在歌曲的原曲调基础上,运用依曲填词的手法,创编成了一首新的歌曲。
团队此次口述史采访活动是隆回县非遗中心呜哇山歌调研、传承人口述史记录项目。为更好地挖掘、抢救、记录隆回县国家级非遗项目呜哇山歌,我团对民间艺人进行口述访谈,并整理成书面口述材料,为隆回县非遗中心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7月12日,成员们撰写工作总结和心得体会,召开暑期“三下乡”总结会议,暑期三下乡活动圆满结束。
(音乐舞蹈学院 李嘉熙 张晓铮)